2011-05-13

天空之鏡 —— 修行與消費

啃雜誌的習慣是跟同學借來的,當年借來封面緑色的 Amoeba 還在書架上塵封著。以前跟學生說 90 年代初本地的雜誌都很厲害,號外、Amoeba 都是每月必追的刊物 - 就是放著這些年再翻看,不管文字或 styling 風格仍不過時。好看得連 letters to editor 都非讀不可的,大抵至今亦只有 Amoeba 而已。

當年那位功力非凡的 Amoeba 編輯,名叫黎堅惠。Amoeba 前縁、尖銳的風格, 全拜她所賜。

年紀再小一點時,媽媽愛讀林燕妮。林小姐的小說我是不敢恭維,她的散文卻是短小精悍十分好讀。兩年前讀她的新書,信佛後的她文筆大變她走得太前,人生才剛起步的我沒能追上她的步伐;自此也就不再讀。
寫作風格總是隨寫作人的人生經驗演變進化。

自黎堅惠離開 Amoeba Jet 請她開專欄中間大概有十年。久別重逢,再讀到她的文字自然是高興非常。十年前後,感覺她從火氣十足的時裝雜誌編輯演化成收放自如的成熟作者。不再囿於編寫時裝流行的夏春秋;她的人生觀和視野都大大擴闊了。

這使我看不順眼同在 Jet 寫專欄的黃偉民,來來去去三幅被言之無物。


買過她的 "時裝時刻",新近出版的 "天空之鏡" 初上架便捧回家詳閱。起首的章節序言大概吸引了很多人 - 把自己十年間人生觀、價值觀的改變概括,她的一字一句都富啟發意味;可惜新書讀下去卻漸漸成了 "供人消費的中產另類遊推介"。更教人鬱悶的是,遠赴南美的靈修之旅在她筆下呈現出來竟是眾生百態的醜。書讀到半途,我配服她毫無保留的坦白,另一方面卻難受期望都落空了。

她說現階段是寫時裝而非寫時裝, 寫旅行而非寫旅行。每個寫旅行經歷的人或許都遇過這樣的問題: 體驗是非常個人的,怎樣寫才不至淪為精神自瀆呢? "天空之鏡" 雖不至於 "淪落",過長的篇幅跟沒有系統的編輯卻予我太過之感。回頭想以她今時今日的號召力,這本書她大概是寫給慕名的人;卻不是一路走來支持她的讀者罷?

蓋上她的第一本長篇,還是比較喜歡她在散文跟專欄裡的文字。